南港行政中心捷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南港行政中心捷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謝宇航,胡芝寧,朱乙真,王明德,戴卓玫,江明麗,許雅欣,陳書孜,曹憶雯,張雅琳,陳佑瑄,駱亭伶,郭孟君,游姿穎,蘇昭旭,魚夫,王寫的 一張通往改變的車票(套書):象龜學跳舞、軌道經濟未來式、解構鐵道美學、臺鐵風華.百年一瞬 和林欽榮的 再生與創新:台北都市發展議程(上)行動台北2015~2018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站牌/ 南港行政中心 - 雲端公車也說明:查詢南港行政中心附近的公車路線: 205, 民權幹線, 306, 281, 212, 小5, 小5區, 小1區, 551, 276, 306區, 203, 711, 605, 668, 605副, 605新台五, 600, 679, 藍15,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天下文化 和新自然主義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詹文男所指導 林峰池的 危老建築合建分回比例之研究 從《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觀點探討 (2021),提出南港行政中心捷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危老合建分回比例、同坪數分回、危老獎勵、危老合建模式。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海洋政策碩士學位學程(研究所) 謝立功所指導 盧俊惠的 基隆市海洋產業發展策略 (2021),提出因為有 基隆、海洋產業、海洋政策、觀光產業、海洋事務的重點而找出了 南港行政中心捷運的解答。

最後網站交通資訊|南港老爺行旅則補充:2.捷運板南線: 南港展覽館站- 步行約8分鐘. 【高鐵】 1.於南港高鐵站下車,步行約9分鐘。 2.於南港高鐵站下車,步行至南港行政中心,搭乘203至南港軟體園區北站。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南港行政中心捷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一張通往改變的車票(套書):象龜學跳舞、軌道經濟未來式、解構鐵道美學、臺鐵風華.百年一瞬

為了解決南港行政中心捷運的問題,作者謝宇航,胡芝寧,朱乙真,王明德,戴卓玫,江明麗,許雅欣,陳書孜,曹憶雯,張雅琳,陳佑瑄,駱亭伶,郭孟君,游姿穎,蘇昭旭,魚夫,王 這樣論述:

  《象龜學跳舞:臺鐵在逆境中堅持變革》     「面對時代的洪流,臺鐵現在不變,以後也勢必面臨不得不變的危機。」這是一位任職臺鐵超過35年資深臺鐵人最沉重的疾呼。     臺鐵近年來面臨無數次逆境與危機,但張政源局長上任之後,展現帶領團隊正面迎戰、解決問題,先安內凝聚共識,再攘外與社會大眾溝通,突破過去既定的包袱與框架,將一個傳統組織架構,注入創新靈活因子,與時俱進,邁向組織變革,進而脫胎換骨、提升經營績效。     本書將透過八大改革,完整勾勒出臺鐵組織變革的全紀錄,從事件及管理學角度分析臺鐵改造過程及產生的影響。     《軌道經濟未來式:珍珠串鍊下

的車站城市》     成立超過百年歷史的臺鐵,一直陪伴著臺灣人的生活日常。雖然歷史悠久,卻也有著龐大組織與沉重經營壓力,需要良性翻轉。隨著資產開發的蓬勃發展,臺鐵正一步步實現軌道經濟的藍圖,並與地方政府攜手,打造依著車站發展的車站城市夢想。     從翻新與市政規劃結合的14座車站城市中,我們看見了臺鐵對於資產開發的不同策略與發展樣貌,以交通運輸改善城市的整體規劃,讓軌道經濟活絡地方的就業市場與生活型態,展現強大的效益與影響力。     透過臺鐵團隊和外部營運者的不同專業視角,感受傳統的百年組織投入資產開發領域,所遇到的困境與解決之道,從一步一腳印中,也逐步擘劃不同型態

與特色的車站城市,帶領旅行與工作中的人們,迎接便利又具競爭力的新未來。     《解構鐵道美學:臺鐵美學復興運動》     ・打贏這場美學復興戰役的5個關鍵句   「在哪裡跌倒,就要從哪裡爬起!」、「把罵最兇的全找來」、「專業就交給專業來做!」、「當美感內化,臺鐵人將為百年老店感到驕傲。」、「如果臺鐵可以反轉,公部門的美學不再有藉口。」每一句都深深打動、激勵1萬7千名臺鐵員工的心。     ・美學改革從2種理論出發   善用「小花理論」,記取「破窗效應」,從心出發,落實減法設計美學,讓被罵慘的「臺鐵美學」、「中華民國式美學」走入歷史;將臺鐵美學復興運動,翻轉成為

臺鐵蛻變與新生的開始。     ・首創臺灣公部門第1個美學小組   2019年,臺鐵首波環島之星觀光列車改造後引起各界負評,一場改造計劃,卻變成一場災難。臺鐵局局長張政源立刻決定成立「臺鐵美學設計諮詢審議小組」,以召集人角色,啟動臺鐵的美學復興運動,讓專業建議、美學元素在設計、建設計畫初期就導入,引領臺鐵員工建立自信,燃起社會大眾對臺鐵美學復興的火花與期待。     ・搶先曝光3款列車設計理念   介紹臺鐵環島觀光列車「鳴日號」的改造過程,回顧列車完成後在北車大廳舉行的「鳴日—臺鐵美學復興FUTURE RENAISSANCE」活動,所帶來的正面評價和迴響;同時搶先曝光新

購列車: 520輛「EMU 900空調通勤電聯車」與600輛「EMU 3000城際電聯車」的傑出設計概念,三款列車三種氛圍,成為臺灣鐵道上最美的移動風景,展現臺鐵百年商號的移動新美學。     ・瞄準美學復興2.0計畫射出3支箭   第一箭「臺鐵美學復興2.0」,短期目標包括車站減法美學、藍皮列車再生、制服設計、台鐵便當店及禮賓候車室規劃;中長期目標鎖定集集、內灣、平溪等觀光支線改造,並新購60輛觀光列車。第二箭「資產開發」同樣要導入美學,打造具美感的建築。第三箭「鐵道觀光旅遊」,短期要開發代表臺鐵美學形象的明星列車,創造品牌話題;中長期目標要打造「鑽石級寢台列車」、提供米其林等級

餐車服務。此外,為迎接2022「鐵道觀光旅遊年」,臺鐵也擬定五大鐵道旅遊策略:觀光場站美學升級、觀光路線升級改造、觀光車輛升級計畫、禮賓場域服務升級和區域鐵道旅遊中心,目標要讓鐵道之旅成為國際觀光新賣點。     《臺鐵風華.百年一瞬:歲月淬鍊下的經典車站及古蹟建築》     臺鐵成立超過百年,期間歷經許多時代的變遷,在臺灣發展史中佔有重要角色。鐵道上的每一座車站、每一處古蹟、每一棟建築,都是一個遇見的起點,遇見人事物、遇見在地文化。     藉由爬梳臺北、新竹、臺中、嘉義、臺南、高雄等六大經典車站,以及多個古蹟/建築的古今變化,闡述臺鐵鐵道與城市文化、經濟、地貌的連結

,彰顯鐵路在臺灣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角色及價值發揮,展現臺鐵人對於鐵道文化與傳承之重視。     透過臺鐵人、文史工作者、文字工作者的三種觀點角度,點出歲月思古、今日面貌及未來嚮往的連結。

南港行政中心捷運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④ 柯文哲 選前之夜
日期:11月23日(五)
時間:園遊會 16:00 晚會 18:00
地點:四四南村旁停車場(101捷運站2號出口)

活動頁,手刀按參加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52899518739642/
-

【你的一票,決定臺灣的歷史!】

演說全文:

各位市民朋友,teamKP 的伙伴們,我剛剛從北門邊下車,穿過北門,走過北門的廣場,來到這個臺上,內心非常的激動。
 
1884 年,北門城就蓋好了,134 年來,經過滿清、日本、中華民國三個時期,北門見證了臺北城的發展。
 
但是,以北門為中心的西區門戶計畫也是柯文哲改革臺北市政的起點。2014 年,12 月 25 日我就任臺北市長,當天晚上我就把那一條完工 8 年從來沒有用過的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拆掉。從此,「軸線翻轉、舊城復興」不再是政治宣傳口號,我們一步一步地實現它了,我們用一個晚上把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拆掉;以六天的時間,拆掉忠孝橋引道,讓北門重現天日;我們拆掉了國光客運,重現臺北行旅廣場。
 
現在,從北門到臺北火車站,它是一個視野遼闊的公園;我們為了保存歷史文化,把三井倉庫重新遷建,在上個月也已經開幕了;我們重建北門廣場,路型也重整了,交通還是維持順暢。
 
現在,北門是我們臺灣的國門,法國的巴黎有凱旋門,我們臺灣的臺北有北門,臺北燈節連續兩年在西門町舉辦,從北門到西門町在 9 天的時間,有 350 萬的人潮在這裡,在未來的時間,郵政博物館、鐵道博物館、雙子星會陸續開幕,北門在未來的時間,還是會繼續見證臺北的發展。
 
北門會是臺北人覺得驕傲的地方,臺灣在 20 年前是亞洲四小龍第一名,現在幾乎都快保不住。可以存留在亞洲四小龍,2014 年我以推倒藍綠的高牆為號召,也在大家的支持下進入臺北市政府,我當臺北市長這 4 年來,我常常在思考,為什麼在這過去 20 年當中,臺灣逐漸地落後?
 
以前,我們國民所得比南韓多 4 千美金;現在,我們是輸給南韓 6 千美金,也就是說,在過去 20 年當中,我們被南韓逆轉了將近 1 萬塊美金。到底問題是出在哪裡?
 
我要跟大家講,其實比藍綠更重要的是黑白,比統獨更重要的是是非,臺灣的政黨政治已經變成了幫派政治。
 
因為,只要你是跟我同一黨的,不管你做什麼壞事,我都要 cover 你,反過來,只要你跟我不是同一黨的,不管你要做什麼事,我就要杯葛你。
 
臺灣的現況,就是個人的利益大於派系的利益,派系的利益大於政黨的利益,政黨的利益大於國家的利益。我以前在臺大當醫生的時候,難道有病人送到急診處,我就要先問他說,你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的?沒有呀,他們就是病人。同樣的,我當臺北市長,每一位市民不管他是民進黨的、國民黨的,他就是臺北市民,就是我服務的對象。
 
我們臺北市政府的首長,從新黨到民進黨都有,我對議會不管是藍綠的議員,只要你講的有道理,我都會去幫忙去做,其實,如果能夠把人民的福祉當做是最重要的,其實,中央跟地方不應當有矛盾,藍綠兩黨之間,也不應當有這麼強烈的鬥爭。
 
我當這市長這四年來,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早上七點半準時開工,工作到晚上十點,禮拜六、禮拜天繼續到各地方去走。我都去拜訪里長、商圈、企業,我都問他們說,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幫忙的?我自詡我們是一個服務的團隊,而不是管理的團隊,因為人民繳稅金給政府,是要政府來服務他的,不是叫政府來管他的。
 
所以,臺北市政府必須是一個服務的團隊,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公開透明,這是我的政治理念,我進入臺北市政府秉持這個概念,我們有 i-Voting、有參與式預算、有各種公私協力的平台,我們有青年事務委員會、我們有公民參與委員會、廉政透明委員,我們讓市民可以直接進來參與市政,也監督我們的市政。
 
我問大家,在 2014 年上一次選舉那一年,每天晚上 call-in 節目,不管是大巨蛋、美河市、雙子星、松菸、三創、三中案、國發院案,每天晚上疑雲重重。我問大家,柯文哲當臺北市長,過去這四年來,我們有哪一個重大工程上過晚上 call-in 節目?其實,藍綠兩黨不是拿顯微鏡,不是拿放大鏡,他們是拿電子顯微鏡來看,還是查不到。
 
過去四年,臺北市政府的一級首長有因為弊案而下台的嗎?你們去看看其他的縣市,有多少首長是因為弊案下台?我當臺北市長用人唯才,我們建立了文官的遴選制度,也因為有這種公平的升遷制度,臺北市的公務員開始相信,他們只要認真做事就有機會升遷。
 
在以前,聽說都是市長室一通電話,說這次科長是升誰。現在沒有這種問題了,每一個文官都開始相信,他們不用只看首長的臉色,他們只要認真做事就會升官,這是重建中國的文官制度。
 
我們尊重專業,其實今年的颱風假就是典型的照妖鏡。如果氣象團隊都跟你講,明天早上最大陣風是 7 級,我們要最大陣風 10 級才可以放颱風假,可是整個北台灣只有臺北市跟基隆市是正常上班,其他的縣市都在放颱風假,你想想看,像這種事情發生以後,你如何要求公務員可以秉持專業做事,很困難。
 
同樣的,我當臺北市長,我都鼓勵公務員創新,我給年輕人機會,讓他們放手去做,不管是臺北燈節、世大運就是這樣成功的。我當臺北市長,也讓臺北市的公務員可以依法行政,公平的執政,你想想看,我是現任的臺北市長,我的競選辦公室才開幕 2 個禮拜就被建管處抄掉了,這才是我的驕傲,因為我們臺北市的公務員,真的可以開始依法行政了。
 
我當市長,到現在還不到 4 年,我已經還債 530 億,我當市長的前一年,我們臺北市的利息一年是 29 億,到去年已經降到 7 億。
 
在這個地方,我要跟市民朋友講一個很嚴肅的問題。我們必須嚴守財政紀律,我要跟大家講兩個觀念,第一、欠債是要還錢的,如果欠債不用還錢,我現在就向你借;第二、欠債是要繳利息的,所以我們嚴守財政紀律,絕不債留子孫,因為國家的錢都是來自人民,我們用他們的錢要當自己的錢一樣謹慎小心。
 
其實政治很簡單,三個原則;對的事情做、不對事情不要做、認真做,講完了。
 
但是,它需要很大毅力去堅持,其實臺灣政壇不需要發現問題的人,也不需要解釋問題的人,我們只需要解決問題的人。
 
我當市長這段時間,其實我對臺灣政治是有憂心的。各政黨不應當以仇恨當作政黨動力。坦白講,統獨是個假議題。因為美國現階段不可能讓臺灣跟中國統一,造成太平洋防線的缺口;同樣的,美國也不會同意臺灣真的搞台獨,去激怒中國。統獨是個假議題,可是兩個黨假戲真做,用仇恨驅動他們的政治。
 
同樣的,坦白講,從 2014 太陽花學運,我就發現臺灣的確是有世代衝突,我們要試著要建立世代共融社會。我當市長常常在講說,如何讓不同世代可以和諧在社會生存。所以比方說陽明老人公寓,我還開放一些空間,讓文化大學學生可以進去住,只要求他們能夠陪老人講講話,或帶老人出去玩,這叫做青銀共居,就是讓年輕人跟老人可以一起生活。
 
同樣的,現在小學有餘裕空間,我們有祖孫共學、樂齡學堂,就是阿公阿嬤帶孫子去上小學時候,他的孫子去上課,他們老人在旁邊也開一班,大家也在上課,這叫做祖孫共學、樂齡學堂。
 
同樣的,我們文山區智慧老人養老院,我也在裡面弄了一個小小小幼稚園,讓老人跟小 Baby 可以一起生活。其實我們應該建立和諧世代共融的社會,可是還是有些政黨用重陽敬老金,引發世代仇恨,我覺得這個是不對的。
 
在這場選舉當中,我也秉持不要打負面選舉的精神,其實我要告訴各政黨,不要再口水了,因為講別人壞話,你自己不會變好。在這場選舉過程當中,抹黑、抹黃、抹紅各種手段還是跑出來,坦白講,我還蠻驚訝,怎麼跑出一個葛特曼出來。更奇怪,四年前國民黨打這個題目,四年後民進黨也打這個題目,坦白講,我還真的蠻驚訝,其實我們臺灣需要解決問題的人,我們不需要在製造問題的人。
 
我在這裡要問各位市民朋友,社子島禁建 48 年,是誰讓它通過都市計畫審議?柯文哲。
 
環南市場拖了 18 年,是誰讓它開工的?柯文哲。
 
永春都更案拖了16年,是誰讓它開工的?柯文哲。

內湖合家歡海砂屋拖了 16 年,是誰讓它開工的?柯文哲。
 
忠孝橋引道拆除計畫,躺在臺北市政府抽屜裡面 20 年,是誰讓忠孝橋引道可以拆掉的?柯文哲。
 
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完工 8 年,從來沒用過,是誰把它拆掉的?柯文哲。大龍國宅海砂屋講了那麼多年,是誰把它改建的?柯文哲。
 
但是,各位市民朋友,真正完成這些的,是 2014 年,你們投票給柯文哲,讓他當臺北市長,這些才可能完成的!
 
過去四年,改變成真,我們有鄰里交通改善計畫。我們在巷弄內劃綠色人行通道,我們逐漸在建立臺北市安全人行路網。有進行鄰里交通改善計畫的里,第一年車禍傷亡就降了 47%,到第三年下降了 60%。我要告訴各位,2017 年,也就是去年,是 50 年來臺北市車禍死亡人數最少的一年。
 
我有看到何國榮里長,這個計畫,是何國榮里長跟我講的,然後我把它推行下去。
 
1280 交通月票,讓住在較遠地區的人,交通費可以節省。以前他們住在郊區,交通費已經多了,時間又花得多,這是雙重剝削。我們用 1280 制度,也鼓勵大家改用公共運輸。
 
西區門戶計畫,以北門為中心的西區門戶計畫,已經大致完成;以南港為中心的東區門戶計畫,正如火如荼的開工。對手說,我們預算執行率低,但是我告訴大家,世大運他們原來編列的預算是 198 億,我 152 億就完成了,省下 46 億。少了 46 億,世大運還是成功,臺灣走出去,世界走進來,讓世界看見臺灣。
 
我們向全世界證明臺灣的力量,臺灣是一個成功的故事,臺北是一個光榮的城市。
 
文山區治水計畫原來編列 23 億,我們 8 億就把它完成。文山區從臺北市易淹水地區除名的,如果當年換別人當市長,我告訴你,世大運一定追加預算。當年如果換別人當市長,現在興隆路二、三段,下雨還是會淹水。對手說我們招商不力,但是我跟大家講,2017 年臺北市招商金額 299 億,佔全臺灣 30%,我們還去財政部接受頒獎,說我們是第一名;今年到現在已經 398 億,應該還是會第一名,明年因為有雙子星,應該會超過 600 億,還是會第一名。這就是我要跟大家講的,正正當當也可以做生意,而且可以賺錢,這才是臺灣真正的新文化。
 
各位市民朋友,其實臺北需要的是一個認真工作,追求公平正義的市長;過去四年,臺北已經改變成真,新的政治文化已經建立;未來四年,改變必須持續發生,臺灣必須向前走,臺灣必須擺脫藍綠惡鬥的泥淖。我們要以市民自覺取代藍綠的對決!
 
各位市民朋友,11 月 24 號,你的一票,決定臺灣的歷史,拜託大家,懇請大家支持,改變成真,持續發生,謝謝大家,我們繼續努力!

-
teamKP 粉絲專頁:https://facebook.com/teamKP.taipei
誠實的市長在臉書:https://facebook.com/DoctorKoWJ
真實的柯P在IG:https://instagram.com/doctorkowj
Follow KP on Twitter:https://twitter.com/KP_Taipei

危老建築合建分回比例之研究 從《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觀點探討

為了解決南港行政中心捷運的問題,作者林峰池 這樣論述:

本研究藉由《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的實施,建構一套簡易的評估模式,推估台北市不同區域同坪數分回時的依循標準,讓地主、建商或土地開發業者在分析市場行情與土地條件之後,於合建條件協調時,縮短彼此之間的磨合期,使危老重建推動更加活絡與透明,促使土地價值能被有效的開發與利用。經結果顯示,危老獎勵值在不同行政區域與是否含公設對於同坪數分回均有不同的差異。當危老獎勵值16%時,台北市各區域均可含公設同坪數分回,但均不可不含公設同坪數分回;當危老獎勵值39%時,台北市各區域均可含公設同坪數分回,但不含公設同坪數分回之區域則偏向於精華地段。此外,坪效係數與公設比高低往往分別是建商與地主相當在乎的

重點,本研究亦透過公式推估出最佳之規畫方向,提供建商最佳的投資效益,與地主共同達成雙贏的合建模式。

再生與創新:台北都市發展議程(上)行動台北2015~2018

為了解決南港行政中心捷運的問題,作者林欽榮 這樣論述:

  全方位數位經濟時代下的城市,如何掌握先機與布局產業創新發展藍圖,並加速都市更新改革與推動公共住宅進行式,啟動都市下一波的新動能   《再生與創新:台北都市發展議程》堪稱是迄今最完整具洞見的一本書籍。處在每個時代的關鍵變革時刻的交口,務必要有超越現有框架,洞見觀瞻的灼見,本書是一位深具實務經驗與學術研究高度的都市發展策略與都市規劃專家,將個人參與的實務操作所累積的見解與反饋發現以及理論驗證,聚焦本書的寫作於都市發展層面所涉及都市策略規劃議題討論,以及都市治理層面所牽涉產業經濟未來發展議程的設定,加以整理付梓。跳脫限制,徐圖城市再生與創新,不僅可供為思考台北後續發展之參酌,也可供為台灣各

城鄉發展與治理之參考、比對或借鏡。   近30萬字,歷時4年寫作,   超過30年的主持都市規劃設計與都市發展策略制定之相關經驗   本書作者林欽榮先生不僅限於學術研究,其實務經驗之豐富,更促使本書超越理論,在在都是實際且寫實寫真的都市發展見證與與治理論述。除任教於大學相關科系外,更以逾30載參與主持與制定臺灣各都市發展政策的實務經驗,從南到北,歷任都發局長、工務局長、營建署署長、副市長等資歷,並於2015年迄2018年間,就任北市府副市長4年內,督導市政經建部門,包含都發局、都市計畫委員會、工務局、產業發展局、資訊局、地政局、交通局與捷運局等公務部門之政策制定以及執行實戰經驗,更以其擅長

之都市發展策略規劃、公共政策、社區營造與城鄉發展、都市設計、建築與景觀規劃等領域專長,完成本撰書本寫。   本書分為三大部分:「都市再生:行動台北2015~2018」、「預見台北:都市發展新議程」、「台北的當代性:現在與未來之間的對話」,係以「城市再生與創新」為主軸,且有鑑於台北市乃台灣城鄉中,之於都市發展與都市治理議題最具實踐性與爭辯性的代表城市,書中以「台北都市發展議程」為申論之主要場域。   「西區門戶計畫」化不可能為可能,使之全然脫胎換骨,   「東區門戶計畫」擺脫南港「黑鄉」,蛻變為國家生技、生醫產業聚落重鎮   對應於新空間與產業的下一波發展影響衝擊時,林欽榮盤點台北市都市發

展策略與規劃,認為台北市確實有必要大幅進行都市再生與創新的積極作為,在往後仍將面臨持續劇烈變遷的年代中,城市所需要的新型態都市再生,將有待進行制度與機制操作改革與治理創新,並加速調節城市所需要的都市再生發展能量。這些關鍵課題,依據林欽榮分析提出有以下各項,包含:   ★要有協助產業轉型帶動都市經濟力的城市發展策略,以應數位科技席捲而來的革命,以支持產業創新機會及創造就業機會與經濟活力循環。   ★要營造具效能的都市更新機制,促使民間投入都更事業,以改變住居品質與調整都市功能。   ★留住創意人才定居城市,以產生創新活力氛圍,要提供足夠質量的公共住宅存量,以形成合理的公宅服務流量。   ★促進

都市發展與城市流動的緊密、適宜關係,要提升公共運輸與都市發展的綜合效益,強化軌道運輸交通系統服務量能以及TOD策略運用。   ★應對人口與社經條件遽變,要加速優化社福服務系統。   ★需要善用有限資源與對應氣候變遷的調適策略,並提高城市災害應變能力,進而發展出循環經濟轉型與技術創新以及相關社會配套。   ★需要建構出首都圈永續發展與治理的協作機制。   書中實例處處:   ◎國家門戶意象曙光展現-僅用6天時間拆除忠孝橋引橋,讓北門重現,突破「台北車站特定專用區」25年來的開發困境,以正在發生的「西區門戶計畫」,蛻變北車成為民眾有感的國家門戶意象的城市客廳;並全面啟動台北車站區的大型公有地都

更與T.O.D捷運聯合開發。如何克服所有發展窒礙,化不可能為可能,使之全然脫胎換骨。   ◎啟動「東區門戶計畫」,擺脫南港「黑鄉」印象-東區門戶計畫打造南港具備軟體產業中心、生技產業中心、會展中心、流行音樂中心、交通轉運中心等都市中心功能,化為真實。不僅是協助南港從舊工業的「黑鄉」轉型為知識經濟的生產基地,並躍身成為國家生技、生醫產業聚落的重地。加上南港車站變身為高速鐵路的起始站,使得南港的產業發展的下一波段,將更為舉足輕重,並貢獻給台北,深化台北市產業結構成為創意經濟的重鎮。東區門戶計畫更經由「南港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劃定「產業生活特定專用區」,驅動了南港地區全面都更,帶動整個南港地區的

再生。發展5大中心功能落實於東區門戶計畫的8項行動計劃。均詳細羅列說明與評析。   ◎突破都更困境的實案說明-臺灣特別是台北市的都更困阻重重,但屋齡老舊導致市容沉沉的現狀,更顯得都市更新勢在必行,且實為城市發展公共建設必要的一環。本書詳述台北都更改革與全面加速推動的關鍵性作法,並羅列幾件原本延宕已久的都更案,如「信義區永春都更案」、「內湖區聯邦合家歡富貴區都更案」,以及公辦都更如「大同區斯文里三期整宅案」等案,在此刻及未來的時間軸裡,深具參考價值。 本書特色   (一)扣緊都市發展的策略創新與都市再生的意涵,視野宏觀,且鉅細靡遺   本書視野宏觀,採取創新策略,政府公權力介入整合以及誘導

開發,一步步來解開城市陷入「一灘止水」的困境,這需要都市治理的高度視野,以及策略規劃的格局,再加上有力道的執行魄力不僅可用之於台北市的創新發展與再生,對應都市發展所面臨或將面臨的課題,並設定議程。將實質課題逐一鉅細靡遺且詳實地書寫,點點滴滴描繪解決與決策過程,足供處於同樣狀況的都市參考酌用。   (二)時間軸完整且脈絡分明,充滿歷史感   從完整的時間軸線上剖析台北市都市治理方法的觀點,將台北市都市發展與都市策略規劃的邏輯歷程,概括切分為幾個階段,脈絡分明,充滿歷史感,任何有興趣研究台北市各方面或各領域發展,均可循著本書脈絡追索。   (三)毫不迴避地書寫成功與失敗面向,呈現完整之知識體系

  從成功與失敗面向,或從尺度與規模的面向,針對都市發展策略的結果,無論是有成功且大幅影響城市宿命的改變,或有不成功而失敗的例子,整理出一個城市所積累出來的資產。爬梳台北市發展邏輯,以及其都市發展綜效,記取城市治理迴圈的經驗,俾使能有效運用,且挹注研究量能,推測城市未來即將挑戰,而又進一步掌握新挑戰,轉為新經濟的創造能量。   (四)「知故」且「創新」,特別在產業發展上洞燭先機   討論創意經濟生成與都市發展脈絡兩者間,如何相互影響以及演進,並透過台北市案例的考察並描繪台北市於近30餘年來所形成的創意空間網絡型態,進一步分析在地理空間與地景的形式變遷、都市產業模式變革、智慧城市、創新產業形

成與創意城市治理的全球倡議,以及創意經濟崛起等因素與脈絡對比下,探究台北市都市創意空間網絡形態是如何透過受政策影響,並結合產業與空間特色,形成創新創意生態群聚與相關聯互動的創意經濟產業鏈,進而創造出不同色彩的創意空間網絡樣態。  

基隆市海洋產業發展策略

為了解決南港行政中心捷運的問題,作者盧俊惠 這樣論述:

地球表面積為五億一千萬平方公里,陸地表面積為一億四千七百萬平方公里,僅占了地球面積不到三成。若再扣除不宜居住的地形,如高聳山地、冰天雪地、大汗沙漠等,想當然可以使我們利用的土地就更少了。 這時海洋的重要性不可言喻。海洋龐大的量體,擁有許多各式各樣生物及非生物的資源,也提供了不同海洋產業發展的機會,依賴海洋的經濟活動及產業包羅萬象,對於國家的經濟發展相當重要,在環保觀念日益高漲的現代,要如何在兼顧經濟及環境永續發展的情況之下,來推動海洋產業,是各個國家及海洋城市所面臨到的問題。近年來,依賴港埠維持城市運作的基隆市遇到了發展瓶頸。身為基隆發展核心的基隆港,90年代後因為腹地過小等因素,敵不過鄰近

地區港口的大型化競爭而逐漸衰退,連帶使得基隆的都市建設發展開始遲緩,並嚴重影響了基隆的城市競爭力。而隨著民國97年台北港的啟用,更將使基隆港未來營運發展的情勢更加嚴峻。但是另一方面,因為與台北的交通便捷,近年來外地人口大量移入,使基隆市成為了台北都會區重要的衛星都市之一,而位處台灣北部海岸風景帶的中心優勢,也促使基隆市的觀光產業開始蓬勃發展。